>
虽然萧国皇帝最後将那男宠赶出宫去充了军,仁帝却仍旧深感受辱。想他万流几百年来都是这片大陆之上最强大的国家,曾受四方来朝,无不俯首称臣,如今却被一个小小的萧国如此羞辱。仁帝恨怒交加,又大病了一场。这一次却伤了根底,只能靠著名贵药材吊著一口气,苟延残喘了。
仁帝一生沈迷诗画,对女人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子嗣不旺,只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名叫韩瑾。这个儿子也是老来得子,仁帝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对韩瑾的培养倒是不遗余力。
这其中最成功却也最危险的一个举动,就是他请来了天下闻名的名士方君浩来作太子太傅。
方君浩号称天下第一聪明之人,却也是天下第一不循规矩之人。他出身名门,生活浪荡,风流成性。自己在万流与云国的边界之处建起万花谷,拥有仆从数万。他像皇帝一样坐拥後宫三千,网罗天下美人充塞後宫,甚至强抢良家女子。万花谷中数万仆从大多是以武犯禁的江湖人士,这简直就是拥兵自重,无法无天。万流和云国却都碍於他的权势,只能装作不知,不管不问。
太子韩谨因为一次微服出巡偶遇方君浩,行将就木的仁帝突然便萌生了比他这一辈子的所有决定都要大胆的想法,拉拢方君浩,让他辅佐年幼无依的太子。
如果他愿意全心全力辅佐太子,那太子即位之後就不会在这个混乱不堪的朝廷之中孤立无援。如果他生了异心──那依他目中无人的自大性格,也必然要将朝廷之中的那帮乌合之众全部整治,到时候太子就只需对付他一个敌人。
仁帝怀著忐忑的心情将方君浩招进了宫中,放在了十二岁的太子身边,期望几年的亲密相处,能够让他对太子报以真心。
太子十五岁的那一年,仁帝驾崩,新皇登基,号兴帝,帝师方君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万流国几百年以来的第一位摄政王。
——
“太後驾到!”一声长呼划破万流皇宫的肃穆沈寂。
刚满十七岁的皇帝韩谨扔下手中的笔,跑到门边,扶住刚刚进门的宫装妇人,一边关切道:“母後,现在入秋了,天也冷了,母後想见儿臣只管传唤儿臣就是,何必大老远地亲自前来。”
太後今年只有三十六岁,保养得当的脸庞秀美端庄,一身太後的服饰宫装平添了几分威严。
太後笑道:“皇帝如此体贴懂事,哀家深感欣慰。哀家看皇帝从下朝之後就把自己关在这御书房里,连午膳也是让人送进来的,哀家怕你累著自己。”
韩谨扶著太後走到铺了厚毡的矮榻前坐下,太後挥手遣退随侍的宫女太监。韩谨见太後面色严肃,自然知道她是有话要同自己说,便让自己的心腹太监在门外守著。
“谨儿,这几日摄政王可曾来见过你。”太後微微皱起眉头道。
韩谨咬了咬唇回道:“没有,除了上一次他来禀报我,要去寻找什麽故人。直到现在他都没再出现过。儿臣派去监视的人也没有消息传来,儿臣怕……”
太後低叹了一声:“哀家早就和先皇说过,此人野心太大,不可放在谨儿身边,先皇却一意孤行。如今留下这麽一个祸患,朝野之大,众臣都慑於他的淫威,根本没有几个人向著我们孤儿寡母。谨儿,真是苦了你了。”
韩谨摇了摇头,任太後的手爱怜地抚在自己脸上:“儿臣不苦。儿臣要好好地守著列祖列宗传下来的万里江山,岂能让一个无耻之徒来祸害它。”
“哀家担心的就是这个。皇帝你气焰太盛,不知隐藏。以前还好,摄政王明目张胆地揽权自重,你二人都在明处。以吾儿真命天子的身分和推行仁政之举,自然比他更得民心,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摄政王。如今他却像突然转了性子,所有的乖戾狂妄都收敛了,反而让人捉磨不透。如今他在民间的声望日重,哀家实在是担心啊──”
太後在担心,身为皇帝的韩谨岂会没有顾虑。韩谨嘴角抿出一道细纹,不知想到了什麽,连眼神也变得暗沈下来。他微微皱起眉头,像是劝解太後,又像在对自己说道:“母後不用担心。不管他有什麽企图,儿臣都不会让他如意的。儿臣才是万流国真正的惟一的皇帝!”
第124章老朋友
秋天到了,天下渐渐转冷,元牧天安排好琴池的大小事情,便拔军回朝了。
派去探查清香院的人很快就有了回音。年华才知道那清香院并不是普通的妓馆,云枚也不是一般的老鸨。他本是云国人,出身书香门第,来到萧国境内经营这妓馆只是为了收集情报之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修真穿到70年代当军嫂 大唐之超级商城 为师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 藏妖 明镜台 赵锦儿秦慕修 敢亮血条,阁下终究是大意了! 火云歌 谁是谁的伤 芒桑梓 Blue 我的丹田是个军火库 沉溺 宝贝 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画堂春 那只是故事 魂图·龙息 永恒大陆之命运 心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