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字还是简单点好!
反正到了秦汉时期,过去分开的姓和氏就逐渐合而为一了。
嬴政听着苏轼两人都是自报姓、名、字,想了想,还是如实报上家门:“寡人秦王政。”
苏轼和杜甫两人都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听到嬴政这么一说还是大大地吃了一惊。
世上能有几位秦王政啊!
都当秦王了,那肯定不可能重名啊!
别看秦二世而亡,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壮举依然让后世人念念不忘。
连杜甫写诗也动不动就cue一下“秦山”“秦川”“秦关”。
当然,杜甫所在的时期奸臣当道、朝野动荡不安,所以就杜甫的诗来说,他直接提到秦始皇的诗句大多是在借古讽今,重点批判秦皇汉武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且热爱出巡和封禅。
杜甫回想了一下,自己一写“秦”就意味着要搞点悲凉气氛,一写秦始皇就是和汉武帝一起当反面例子,不由沉默了一瞬,忍不住看向旁边的苏轼。
苏轼也很震惊。
秦始皇灭六国,那可是他和弟弟的写文章法宝。
没办法,宋朝需要写文章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苏轼和他弟一起参加一个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
这个考试的牛逼之处不仅在于考试难度媲美科举,还在于它的考察期长达一年,这一年里每个月他们都要上交策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也就是说你不仅要应试文章写得牛逼,还得在一年之内每个月都坚持产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才能拿到好名次。
苏轼能有什么办法?
苏轼只能疯狂薅史书羊毛,把古往今来各种历史故事拉出来分析来分析去。
其中苏轼和他弟、他爹最爱讨论的自然是秦始皇一统天下这段时期的历史。
比如他们父子三一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讲的就是六国咋败在秦国手里的。
苏轼自己还写了好几篇《秦始皇帝论》《论始皇汉宣李斯》《论秦》等等,堪称一个事例反复使用多角度分析的典范!
始皇帝,策论刷分利器罢了!
苏轼甚至还大胆表示“荆轲搞刺杀时始皇绕柱走没人敢救都是因为秦法太严苛”“扶苏接到赐死圣旨不敢上诉都是因为始皇平时太凶”“始皇成功苻坚没成功主要是始皇运气好苻坚运气不好”。
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秦始皇!
这就比如你在考场上写作文胡诌说“鲁迅曾经说过某某名句”,晚上回家突然见到鲁迅杵在自己家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漫同人)全员团宠的我在一周目竟然是BE 长生仙途:从天赋加点开始 (琉璃美人煞同人)[琉璃美人煞]每天都被双标师兄气醒 四合院之老婆孩子热炕头 人渣的职业修养/不要劝我从良 (HP同人)hp霍格沃茨wy分校优秀一年级生 将军令之未见青山老 冠军夜暖场,一首大鱼震惊天下! (综漫同人)咒灵少女人间不失格 华娱之从零到巨星 (HP同人)hp递给迪戈里先生的情书 吞噬星空之造梦师 暗恋路漫漫 (HP同人)[HP]天生一对 那些他曾说过的 天赐神器 (综漫同人)横滨五条小姐恋爱物语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从贫困村开始建立百亿集团 氪金系武道